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woodee
收起左侧

蜗杆/斜齿轮 分圆导程角/螺旋角相等计算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89563506 发表于 2024-5-6 19:26
所以,用滚齿机滚蜗杆时,是调整分度圆还是节圆螺旋角?

滚齿机加工圆柱齿轮,因为滚刀是以分圆为设计基准的,所以扳角度是按照分圆螺旋角来计算的。  

您的问题,“是调整分度圆还是节圆螺旋角?”,我无法准确理解,所以不好回复。
发表于 2024-5-1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本设计手册上说,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在空间啮合时,因为有渐开线齿廓的中心距可分高性和啮合角可变性,故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中心距的变化并不敏感,故采用通常的蜗杆分圆螺纹升角与齿轮分圆螺旋角相等并不影响保持适当齿侧隙时的正常点啮合,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螺旋角的误差也不影响传动的点啮合,这样的结论实际上给新手备足了容错的空间。
发表于 2024-5-1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节圆”这个概念上,二轴线如果是空间异面直线,严格意义上的节圆就永远的不存在了,毕竟节圆的概念是摩擦轮概念,是纯滚动概念,而异面直线为轴线的二个传动件是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节圆的,引入的节圆概念,可称为当量节圆或者假想节圆,其位置并不符合节圆原理,找不到纯滚动圆。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24-5-14 09:38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本设计手册上说,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在空间啮合时,因为有渐开线齿廓的中心距可分高性和啮 ...

是的,只要法向压力角和模数相等,即使螺旋角有些变动,只要在安装位置不发上干涉,两个圆柱斜齿轮都可以做匀减速比的传动。  

本帖就是在蜗杆/斜齿轮角度,对中心距可分性进行了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hyfjy 发表于 2024-5-14 09:45
其实在“节圆”这个概念上,二轴线如果是空间异面直线,严格意义上的节圆就永远的不存在了,毕竟节圆的概念 ...

空间节面也是有滑动的,如准双曲面齿轮副。  
发表于 2024-5-2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woodee 发表于 2024-3-21 17:13
我基本上也是采用节圆相切法,但有时也会碰到分圆导程角和螺旋角相等的设计。

正如您所说,在中心距 ...

吴老师,##请教##
在蜗杆和斜齿轮齿数比及模数确认的前提下,蜗杆斜齿轮副分度圆和节圆同时相切时的总重合度比仅节圆相切的总重合度大一些,是否就可以认为分度圆和节圆同时相切(Xn总=0)的设计更好,尤其是金属蜗杆配塑料斜齿轮,强度会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qiushuiyi 发表于 2024-5-29 22:13
吴老师,##请教##
在蜗杆和斜齿轮齿数比及模数确认的前提下,蜗杆斜齿轮副分度圆和节圆同时相切时的总重 ...

您好!

蜗杆斜齿轮副,相比平行轴圆柱齿轮副,广泛应用的时间短,齿廓变位系数还没有类似用封闭图来规范在一定的范围内,于是出现不少随意设定的情况;
而KS等软件,出于对原有测量类公式的继承性沿用,把齿厚变动也归于变位系数当中,没有“齿廓变位系数”与“齿厚变位系数”的区分,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得变位系数设定的随意性得到增强。
我能说的只能到这儿,更明确的规范性原则,需要同行们在实践中留心总结,最终由行业内权威人士做出汇总,定立出规范。
您所说的几点大体没错。
比如当我们给蜗杆选择10°压力角后,过分加大变位系数,会使得齿中部的压力角加大到12°……14°,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实需要如此,那我们就没必要初始选择10°压力角,而是把压力角开始就选择为12°或14°,同时把分圆直径就定在齿中部,这样不但参数明了,也不容易出太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6-3 03:25 , Processed in 0.21648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