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mao 发表于 2021-11-16 09:53



轮1和轮2做纯滚动,那么他们接触点p的线速度分别为多少?是0么?
把轮2半径加大到无穷大就是直线了,你再看看你v=0的描述是不是站得住脚。
初中物理吧这是!

henrymao 发表于 2021-11-16 10:04

还有78楼正确性的一个验证方法,A速度不是0么,那么到你虚线位置,接触应该还是A咯,你做个动画让我们看看呗,转到你虚线位置A是不是还在接触位置上!
3种方式都能证明你的数学推导不成立!!
还微分也成立呢!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6 18:17





henrymao 发表于 2021-11-16 19:51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6 18:17


这能证明v1=0?
你用数学公式关联下呗

然后你说A速度为0,但是A在虚线图那边你标注A已经不在原位,你解释下物理速度为0的点是如何产生位移的呗。

henrymao 发表于 2021-11-16 19:52

http://www.gearbbs.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111/16/081841e5tzttiic640tit5.png.thumb.jpg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8 21:10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5 07:57
您计算的滑动速度、曲率半径、渐开线弧长,这3个物理量都是确确实实,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更重要的是,即 ...
这两天有点事忙,没有及时回复。

我感觉您跟henrymao老师的探讨陷入感情用事,有些走复杂路线了。{:1_228:}{:1_228:}    在我看来,这个具体案例,讨论起来没那么复杂:   
   
上图是大家几乎耳熟能详的ABCDE点图。
线段AB是小轮入啮点曲率半径,BE是相对应的大轮曲率半径。
当AB(曲率半径)越来越短趋于零时,其B点的小轮切向速度也趋于零,对应大轮的切向速度最大,也就是相对滑移速度趋于最大值。
小轮啮合点曲率非常小,相对滑移速度最大,就说明在数学和几何上,B点附近的可能性磨损最严重。
而能够反映出这趋势的指标,就我所知只有滑动率。
滑动率无穷大,是否实际的磨损就无穷大,这是个问题。
但人们通过实际经验,给出一定范围比如滑动率<1最好、>3不可行,这样的参考值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您的观点总结起来大概是:
无论B如何趋近于A,大轮的齿顶切向速度并无多大变化,而据说可以表征磨损难易程度的滑动率却显示趋于∞,这显然不合理。

我想,这可以通过对滑动率进行一定的加项修正来解决。
比如,描述接触强度的洛伦兹公式,其中就含有曲率半径项,如果能过将接触强度与磨损的数学表达联系起来,就可能得到比现有滑动率的表征更准确的参数。
这个我还没想好,提出来供参考。



woodee 发表于 2021-12-3 15:37

讨论的焦点跑偏了一点。
我的主题观点:

[*]节圆处,两啮合齿面做纯滚动,理应磨损最小。
[*]虽然节圆附近由于多出现单齿接触使之成为受力最大处,但由渐开线性质——接近基圆处齿形段曲率半径迅速减小,导致接触应力往往在小轮(主动轮、齿数越少越明显)齿根入啮点处最大。
[*]所以,渐开线齿轮啮合,磨损最应该出现在作为主动轮的小轮靠近齿根附近。
[*]之所以多有观察到,节圆附近首先出现微粒堆积的麻点,导致节圆附近首先“磨损”,只是因为,在靠近齿根处磨损形成的微粒,由齿面相对滑移的刮擦效应,和着润滑油(脂)被带到节圆附近,相对滑移速度减慢到逼近纯滚动,磨损微粒受纯滚动碾压效应,滞留并堆积在节圆附近,造成“节圆磨损”现象。
[*]幸存者偏差,是人们在对观察现象进行逻辑分析时,常出现的一类误判断。 其机理就是只以最终存活结果为样本进行分析,而忽略掉了产生结果的原本成因。


fzh1987 发表于 2021-12-4 14:20

henrymao版主是不是东莞永和齿轮的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2-4 19:36

这是渗碳淬火硬齿面齿轮耐久试验以后的结果。

全负载运行,小齿轮齿面1亿5千万次应力循环。(小齿轮主被动时间各占50%,但是工作齿面始终不变)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2-4 19:41

现场肉眼看没发现节线处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翻看照片时却发现节线处明显有一条线。

这是照相机镜头才能发现的影像特征。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节圆起棱失效与逻辑判断障碍: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