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ee 发表于 2021-11-10 13:24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0 11:27
油膜厚度

这个分析,不知软件中分析机理,是偏重两齿面的滑移速度?还是压强作用下的油膜厚度不同?或者两者都综合考虑了。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0 20:14

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失效机理(接触强度、油膜厚度、摩擦力变向),论坛之前都有同行提到过,但对解释节圆起棱现象的说服力都不强。
下面我再提示两个现象供大家参考:两齿面啮合中的 锉刀 效应和 刮擦 效应。

先给出一楼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得更清楚: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啮合的两齿面,相互的切向滑动效应是不均等的。
滑动比大的较短一段齿面,与对应齿顶较长的一段齿面相啮合,较长的一段仿佛起到锉刀效用;反过来,较短一段对较长一段像是起到刮擦效用。
我们下面,不妨就采用 锉刀效应 和 刮擦效应 两个概念来讨论。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2:31

根据前面多层楼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出:
滑动率最高的区域,也是接触强度最低的区域,由于锉刀效应,肯定此区域最先发热、微屑剥落、进而点蚀。
而节圆附近,虽然多有单齿传动、动压油膜不利状况,但由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讲道理磨损最不应该在节圆附近出现。

但是为何,节圆附近首先出状况,甚至起棱(凹坑)呢?
这一定也困扰了许多同行。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4:05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英美对返航的战斗机进行的弹痕分析,发现弹痕集中在机翼部位,而驾驶舱和油箱很少有中弹痕迹。
于是,他们决定加固机翼装甲。
而统计学家阿伯拉罕·马尔德则指出:现在我们收集的样本全是返航飞机的样本,他们多数机翼中弹,这正说明,即使机翼中弹,飞机也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成功返航,而恰恰是那些没有什么弹痕的部位,比如驾驶舱和油箱,当它们中弹的时候,飞机连返航的机会都没有,所以需要加固那些没有弹痕的部位。


早在古希腊,就有发现幸存者偏差的记载,但只要进行判断,从古至今此逻辑判断障碍一直会扰乱人的思绪。

yongxiangle1969 发表于 2021-11-11 14:34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2:31
根据前面多层楼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出:
滑动率最高的区域,也是接触强度最低的区域,由于锉刀效应,肯定 ...
汽车齿轮在齿顶和齿根都进行了负修形处理。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5:51

综上,造成节圆起棱(凹陷)的最主要成因:

[*]啮合齿面在滑动率最大处,因为锉刀效应产生磨损性碎屑。
[*]由于刮擦效应,这些碎屑被润滑油(脂)裹挟着,被带向节圆附近。
[*]在刮擦过程中,切向滑动速度逐步降低,渐渐逼近纯滚动,于是两齿面对碎屑产生碾压动作,使之停留在节圆附近。
[*]碎屑在节圆附近逐渐堆积,产生某种物理(化学)反应粘接在一个齿面上,表现为 起棱 现象;而棱在反复碾压作用下的逐渐硬化,就会使对面齿面出现 凹陷 。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1 17:16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5:51
综上,造成节圆起棱(凹陷)的最主要成因:

[*]啮合齿面在滑动率最大处,因为锉刀效应产生磨损性碎屑 ...

观点太新颖了,一下子还消化不了。

实测是硬齿面上起棱,而软齿面上凹陷,你这个说法是目前唯一能解释试验结果的理论!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7:26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1 17:16
观点太新颖了,一下子还消化不了。

实测是硬齿面上起棱,而软齿面上凹陷,你这个说法是目前唯一能解释 ...
{:1_228:}{:1_228:}似乎只能这样解释,其它机理都说不通。

我的解释,简单讲,就是磨损碎屑先在啮入区形成,然后被刮到节圆附近,由于相对滑动速度趋于0从而沉积下来,渐渐堆积挤压起棱。
节圆起棱,不是起因于此处磨损大,而是其它区域磨损所造成的结果。

woodee 发表于 2021-11-11 17:28

yongxiangle1969 发表于 2021-11-11 14:34
汽车齿轮在齿顶和齿根都进行了负修形处理。
是的。齿顶、齿根修形,都有助于减轻啮入处的滑擦磨损。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1-11-12 18:22



柏油马路变成搓板路,机理是否跟齿面起棱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节圆起棱失效与逻辑判断障碍: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