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魔力仿真
收起左侧

ISO 6336-3,2019和2006版本中关于螺旋角系数的对比。求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客戶要求年份版本, 就按照客戶要求; 自己設計的時候, 兩種都是算, 因為還有其他因素, 兩種可以讓設計裕度大一點
发表于 2024-10-1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新的ISO 6336:2019版本确实是扯淡得很,居然如此大幅度的改变计算结果!
原来设计使用得好好的齿轮产品,有很大的安全系数,但是按照2019标准校核,立马变成了不合格,尤其是大螺旋角的齿轮更是如此。

对ISO 6336最新标准的讨论和商榷.pdf (2.47 MB, 下载次数: 7)
发表于 2024-10-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xiaodong 发表于 2024-10-18 07:53
这个新的ISO 6336:2019版本确实是扯淡得很,居然如此大幅度的改变计算结果!
原来设计使用得好好的齿轮产 ...

大佬好早啊
发表于 2024-10-1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我的这对齿轮副,由于螺旋角很大,结果2006版和2019版的强度计算,差异极大!


无标题1.png
发表于 2024-10-1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1015 发表于 2022-3-4 14:46
主要是因为这这些年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在新标准里面对螺旋角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

现在有限元计算技术都已经这么发达了,只要进行高精度的有限元建模和计算,就可以很容易得到螺旋角影响系数的具体变化情况(强度理论的选择很关键)!加上世界各国大量的既往实测数据,应该是不难避免如此的低级错误。


事实上,螺旋角系数的颠覆性修改,仅仅是某些有话语权的专家强行推动的结果,纯属一家之言而已。
发表于 2024-10-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魔力仿真 发表于 2022-3-7 09:08
算了下,如果螺旋角30度,岂不是2019计算出来的因为这个影响因子(相差1.5)计算出来的应力相差了50%!

在大螺旋角时计算结果的差距之大确实是超过了想象!


郑州机械所刘忠明的论文,参考文献【14】的原文如下:

Pitting load capacity of helical gears.pdf (596.57 KB, 下载次数: 4)

自我引用的又是德文的2篇资料。
发表于 2024-10-1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渐开线斜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分析与试验方法研究_封楠.pdf (3.5 MB, 下载次数: 4)


这篇硕士论文的硬伤:
1、用Romax Designer计算得到的斜齿轮齿根应力究竟是什么应力?拉应力、剪应力、合成应力?因为属于复杂应力状态,尤其是螺旋角很大时,所以必须研究合成应力的选取,也就是用什么强度理论来评价齿根弯曲强度更合适呢?第三强度理论与第四强度理论就略有不同,第一强度理论就更是完全不同!

2、用什么合成应力的问题,最终需要靠试验来解决,恰恰在这方面论文毫无内容,也就是试验数据根本就没有!而且用单齿疲劳试验究竟是否可行?论文对此毫无讨论,严格来说,只有用啮合齿轮对进行加载运转试验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果。至于接触疲劳影响弯曲疲劳试验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重要考虑,要有完美的方案来达成理想的结果。

总之,这篇论文不具备硕士学位论文的程度,顶多是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5-5-2 07:56 , Processed in 1.553603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