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5022
- 好友
注册时间2013-5-26
威望值 点
最后登录1970-1-1
激情值 点
积分3997
认证分 分
齿轮币 枚
回帖0
|
1、课题来源于背景
高强度大型(直径1米以上)薄壁内齿圈是高精重载传动齿轮箱的关键部件,其齿面抗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抗弯曲疲劳强度对整个传动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目前制约齿轮箱大功率、轻量化、高可靠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际上有成熟经验并得到大规模实际应用验证的只有在坦克、舰艇等军工行业传动箱技术的领导者--德国RENK公司。其关键技术是解决圆度变形小(小于1mm)和硬度梯度平缓的难题,目前国际上很多专业厂家因不能在以上渗碳淬火技术上得到突破而无法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国内风电齿轮箱长寿命和高可靠性要求,华建天恒独家引进了德国RENK公司的AEROGEAR专利技术。AEROGEAR是RENK公司为满足风电行业对增速箱高可靠性要求从军工齿轮箱推广而来的专利技术,其主力机型MM82共计有1800多台无故障运行十多年,其关键零件内齿圈采用渗碳淬火工艺就是保证高可靠性的优势之一。华建天恒基于国内原材料和工艺水平,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实现了高强度大型薄壁内齿圈渗碳淬火技术的国产化。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⑴关键技术
采用锻后高温固溶预处理+多循环变碳势渗碳等组合工艺渗碳,使内部组织更均匀,渗碳层碳浓度梯度更平缓,对后续淬火变形影响更小 采用全自动装置对内齿圈进行限形淬火。整个限形淬火过程,如加热、转移、定位、套模、淬火、清洗、回火及脱模等工步,全部自动完成,基本消除人为因素影响。 特殊设计的淬火模具使淬火油的流向更加合理,产品变形更小。 独特的脱模工艺和全自动脱模机构,使产品与模具自动无损分离,完全消除了加热内齿圈分离模具的缺陷。
⑵主要技术指标(渗碳淬火后) 产品特征
RENK技术要求 实测值 齿顶圆圆度变形≤0.7mm(外径2000mm以内) ≤0.5mm(外径1750mm) 硬度梯度 58-62HRC 59-60HRC
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⑴全新研发并制造了一套内齿圈全自动限形淬火装置,最大淬火直径可达2.2米,单件重量可达3吨。内齿圈限形淬火全过程,如加热、转移、定位、套模、淬火、清洗、回火及脱模等工步,全部自动完成,实现了无人操作,改变了国外采用大型专用压淬机床的传统工艺与装备,而且造价不到国外设备的十分之一。在已生产的产品中,外径1750mm的内齿圈渗碳淬火后的圆度变形小于0.5mm,而行业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德国RENK公司圆度变形为0.7mm,本创新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⑵创新设计的淬火模具使淬火油的流向更加合理,淬火时内齿圈内外冷却更加均匀,产品变形更小。而且在批量生产时,磨损后的模具修复成本比常规模具低五分之四。本创新点属于国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⑶自主创新的全自动脱模工艺和设备,使产品与模具自动无损分离,完全消除了感应或火焰加热内齿圈分离模具而有可能过热产品的缺陷,取代了依赖技术工人的经验进行操作的传统工艺,本创新点属于国际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⑷创新应用高温固溶预处理+多循环变碳势渗碳等组合工艺,使渗碳淬火后硬度梯度平缓,与RENK公司技术水平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属于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项目,开发的成套设备及工艺技术国产化率达到了100%,研制的设备制造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类设备,采用渗碳淬火工艺生产的内齿圈的成本也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本公司对整套设备及工艺技术的集成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可将成套设备和工艺技术推向市场,也可将渗碳淬火内齿圈作为单独的产品推向市场。 该技术的成功突破,实现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有齿轮传动都是硬齿面传动,实现了我国风电、船舶推进器、海工平台、轨道交通、坦克装甲车和大型电动轮矿车等领域齿轮箱的轻量化和高可靠性,其科学价值和意义重大。本项目属于环境友好型项目,2011年10月通过了天津市宝坻区环境保护局评审(宝环许可证【2011】18号)。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项目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完成设备研制及安装调试;
(2)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完成工艺研发与样品试制;
(3)2013年2月-2013年5月,成功验证全自动限形淬火装备和全自动脱模装置及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完成产品在整机厂的批量配套应用。
下一步研究方向:
优化内齿圈材料及热处理工艺,如根据内齿圈服役条件,利用本技术淬火变形小的优势,在保证最终有效硬化层深的情况下减少渗碳层深,缩短热处理时间;减少磨齿余量,缩短磨齿时间,提升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使渗碳淬火内齿圈的制造成本与氮化内齿圈,甚至感应淬火内齿圈相当,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及更广的应用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