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论坛 www.gearbbs.net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80|回复: 9
收起左侧

48824305请进!帮忙验算一下锥齿轮等滑动率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woodee 于 2011-2-15 23:31 编辑

48824305您好!

首先抱歉,俺一年来琐碎庸碌,上论坛亦走马观花。虽时而瞥见您纵横捭阖的身姿,足以景仰,但未能仔细品味您一系列蕴含在睥睨碌碌众生傲然气势下的微言大义、真人实况,孰为憾事。

欣闻您在根据滑动率确定变位系数方面道行了得,可巧俺自己根据球面渐开线推导的锥齿轮等滑动率方面,找不到资料论文对比,虽自认无误,而没有比照检验,毕竟不踏实。望您不吝赐教,抽出点时间,给出计算结果,了却俺的一桩沉甸甸的心事。

基本参数如下:
模数3
轴交角90°
齿数z11:z17
螺旋角0°
压力角22.8°

齿顶高系数0.9
顶隙系数0.2
齿宽系数0.155
切向变位系数0.03;-0.03


问:齿高变位系数为多少,两齿轮的最大相对滑动率相等?

参考图片:
0BG Assy-A-11.PNG

乞望回音!



点评

目前陷于司法泥坑,不能自拔,不进天堂,则进地狱. 进地狱的可能性80%.如果我进地狱怎么办?  发表于 2011-2-16 19:24
目前暂时不能回答,我还没往这个方向研究  发表于 2011-2-16 19:18
发表于 2011-2-16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想学学
发表于 2011-2-1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帮你,但目前我的能力还待提高,期待高手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sdggbhwtwq.jpg
深为您的处境担忧!
从论坛文字看,您性格狷激伧悢,形容急功速成。由衷期望能静下心来,分析利害,从容应对。男儿除死无大事,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再次期望一切化险为夷,雨过天晴。得以潜心研究齿轮,发挥才智潜能。

点评

司法腐败,非你我所能左右.  发表于 2011-2-16 20:56
发表于 2011-2-1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yfjy 于 2011-2-16 21:09 编辑

在计算公式给的条件下,得出的当量齿轮齿面滑移率比如下:

0.JPG

如果要进行调整,要求最大滑移率接近的话,试了一下,如下图:

1.JPG

得出的看法:
1.楼主给出的齿宽系数与给出的图未必是一致的。
2.从本例看,自动计算给出的高变位系数对于该组齿轮应该更好些。毕竟在小轮与大轮有齿数差的情况下,小轮的最大齿面滑移率应该比大轮小点,以获得最大的变位系数,增加小轮的强度及耐用度。
3.对于直齿锥齿轮最好不要标螺旋角,否则有可能与零度螺旋锥齿轮弄混,或者指明是直齿锥齿轮。
个人看法,欢迎指正。

点评

零度螺旋锥齿轮与直齿锥齿轮不同吗?  发表于 2011-2-16 21:3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odee 于 2011-2-17 00:55 编辑

回复 hyfjy 的帖子

老费你好!

1.楼主给出的齿宽系数与给出的图未必是一致的。
我在起初涉足锥齿轮时,先接触的资料是汽车用螺伞。在那里齿宽表述为0.155d2,其中d2为大轮节圆直径。因为接近球直径D,有些近似算法的式子里,以D替代d2。
于是编写公式,一路下来,也就没改成通行的表述0.31R。再就是球面渐开线方法叙述大端球直径D和球半径R,不强调截距R。于是就没改过来。且在此例中,滑动率与齿宽系数无关,所以也就没有太留意由此可能产生的误读。
齿宽结果是一样的:9.415532380。
00000009.4155.jpg

2.从本例看,自动计算给出的高变位系数对于该组齿轮应该更好些。毕竟在小轮与大轮有齿数差的情况下,小轮的最大齿面滑移率应该比大轮小点,以获得最大的变位系数,增加小轮的强度及耐用度。
制约齿高变位系数的因素很多,如根切、齿根强度、比压强度等等,滑动率当然不是唯一标准。但我提出的前提是求等滑动率,是想验证一种计算方法。

还有,根据背锥——当量齿数法算出的结果,与球面渐开线的计算,是有点差别的。
譬如此例,我计算的等滑动率为2.081261466。

另外,两种计算方式的差别,见下论文:
球面渐开线和圆锥齿轮齿形的动态显示与图形分析.pdf (673.12 KB, 下载次数: 67)

当然,实际生产中都有修形,强调原始齿形的准确度,就显得意义不大甚或迂腐。只是在理论公式推导时,不知道推导过程是否出现差错,才会强调数值的准确度,用以检查、确认。

3.对于直齿锥齿轮最好不要标螺旋角,否则有可能与零度螺旋锥齿轮弄混,或者指明是直齿锥齿轮。
我的模型是螺伞(等角)与直伞通用的,所以沿着表格抄下来,自然带出了0°螺旋角。
这点老费说得有道理,直接直锥就行了,0°螺旋角,确实显得矫情,而且还有可能误会成0°弧齿锥齿轮。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3-2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1-5-1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双曲面的有相对滑动率计算。弧齿的没有
发表于 2011-5-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双曲面的有相对滑动率计算。弧齿的没有 。我在做弧齿的研究。几年了,还没弄出来。
发表于 2011-5-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ran 的帖子

有了结果别忘了传上来让大家分享一下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齿轮论坛

GMT+8, 2024-6-1 09:00 , Processed in 0.200668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