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1 19:15

公法线和跨棒距哪个测的齿厚最准确

本帖最后由 seawideyp 于 2012-4-12 10:33 编辑

它们反映都是齿厚,那么斜齿轮哪个从理论上或是实际工艺更能准确反映齿厚?另外检测中心测齿厚准么?希望各位大师能从个方面多多指教!假定螺旋角30以内,使用高精度的量球!

strstr12345 发表于 2012-4-11 21:14

都差不多,实际上基本上我们一般采用公法线方便一些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08:01

strstr12345 发表于 2012-4-11 2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差不多,实际上基本上我们一般采用公法线方便一些

ls能否详细的说一下您的理由{:sosoa_e181:}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0:09

本帖最后由 freak 于 2012-4-12 10:11 编辑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0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s能否详细的说一下您的理由

公法线量具简单,一把测公法线的卡尺就oK,检测方便并且精度较高,而量棒距呢,首先量棒距与所测齿轮的齿数为奇数还是偶数螺旋角是否大于45度,所用量棒为2针.3针还是量球等都相关,计算和操作都较繁琐,实际测量时若无经验者误差相对较大,一般如果能使用公法线最好使用公法线检测齿厚,凭我的经验,一般是在齿轮特别大(也就是Wk值特别大)不方便用卡尺测,或对于斜齿轮由于齿宽无法满足公法线长度测量而不得不选用量棒 才使用量棒距.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10:32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公法线量具简单,一把测公法线的卡尺就oK,检测方便并且精度较高,而量棒距呢,首先量棒距与所测齿轮的齿数 ...

假定螺旋角30以内,使用高精度的量球
但公法线的影响还是蛮多的,所测的值能保证么?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1:11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假定螺旋角30以内,使用高精度的量球
但公法线的影响还是蛮多的,所测的值能保证么?

没太懂你的意思,公法线的影响你是指Fw么,如果是公法线变动量较大,那是齿轮加工精度的问题,不是测量方法的问题了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1:18

AGMA里关于齿厚有个指标叫Rs齿厚波动,与国标里的Fw有点相似,有能力的话,测Rs就能更准确的了解齿厚的误差,关于你说的2种测量方式的测量精度,它们理论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个人认为影响谁更精确的因素可能会是测量操作问题.你那到底是啥齿轮,或是碰到了相关问题么?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11:39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GMA里关于齿厚有个指标叫Rs齿厚波动,与国标里的Fw有点相似,有能力的话,测Rs就能更准确的了解齿厚的误差,关 ...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我现在想要控制齿轮侧隙,但是用几种方法反推出的齿厚都不一样?所以想具体了解一下哪个更准确?谢谢
齿轮就是普通的带修形的8级的斜齿轮。

freak 发表于 2012-4-12 11:59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我现在想要控制齿轮侧隙,但是用几种方法反推出的齿厚都不一样?所以想具体了解一下哪 ...

原来是侧隙的问题啊,这个我发了个帖子:http://www.gearbbs.net/thread-105301-1-1.html
侧隙我也比较困扰的,论坛里也有些侧隙的资料,你可以找找,如需要,我可以把我的侧隙方面的资料邮箱发你,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seawideyp 发表于 2012-4-12 12:56

ls的帖子我也看过
但不知道哪个权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公法线和跨棒距哪个测的齿厚最准确